編者按:9月上旬,我司下屬中國對外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有限公司(簡稱“外貿(mào)信托”)組織公司部分員工前往敦煌,徒步穿越112公里戈壁,重走“玄奘之路”。這一體驗式拓展項目旨在樹立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,以更積極、健康的狀態(tài)去面對挑戰(zhàn)。在此特與讀者分享親歷者的一篇手記,與大家分享“理想、行動、堅持”的力量。
年少時讀 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,只覺蕩氣回腸,滿腦都是自己英姿颯爽策馬奔馳在遼闊的戈壁灘上的場景;又或是衣袂飄飄在蒼茫的沙漠中吟詩,將自己站成地平線上一輪落日中的剪影。直到現(xiàn)實中在戈壁里頂著烈日連續(xù)走上十小時、從腳掌到腳踝到小腿肚到膝蓋到大腿直到腰無一處不痛得鉆心時,才知道曾經(jīng)對戈壁和沙漠的憧憬是多么幼稚。
因為女兒的一句話,我踏上了公司組織的“戈壁刀鋒之旅”。我的目標很明確:走完全程,即在四天內(nèi)走完直線里程112公里、實際行程約140公里的路程。一路行來,感悟頗多,和大家分享一二。
理想·行動·堅持
初接到公司關(guān)于“戈壁刀鋒之旅”的郵件時,未敢貿(mào)然報名。因為我太知道自己——四天里走112公里,烈日下連續(xù)每天十幾小時的行走,對我?guī)缀跏翘旆揭棺T。但又有些放不下,猶豫要不要嘗試挑戰(zhàn)。跟女兒說了想法后,她肯定地說:“媽媽你絕對不超過半天就會上收容車。”這句話激發(fā)了我的斗志。我決定參加并走完全程。
決心易下,行動卻是真的不易。第一天出發(fā)后,不到一小時我就遠遠落在大部隊后面。走得慢,一是因為日常疏于運動;二是天生平足,行走速度的確慢于常人。走在無邊無際的戈壁中,只聽得到自己沙沙的腳步聲和呼吸聲。在烈日下十幾個小時的行走后,腳掌、腳背、腳踝、小腿肚、膝蓋、大腿、腰,無一處不痛。每走一步都火辣辣的疼,猶如在刀尖上行走。能堅持下來,真的是一個信念:我必須堅持到底,我必須給女兒做個榜樣!疼得不行時,坐下來解開鞋子,把腳脫出來放放,歇歇又走。絕望時,我就幻想走完全程后會是怎樣一種勝利的喜悅;幻想今后有人問起我這段經(jīng)歷時,我如何貌似輕描淡寫地講完迎來別人崇拜的驚嘆……想著想著,不知不覺就又走了一公里。
在四天里,第一天直線28.2公里,我用了10.5小時;第二天32公里用了13小時;第三天的34公里用了14小時;第四天,20.8公里用了7小時。每一天的煎熬、痛苦、絕望,沒有走過鹽堿地和戈壁的人是無法想象的。在烈日下十多個小時的負重徒步,走的真不是路,而是信念、毅力和精神。雖然期間有無數(shù)次的絕望和想放棄,但為了一個信念而堅持走下來后,讓我真正明白了理想、行動和堅持的含義。
放慢腳步 體味美好
高企的CPI、居高不落的房價、對醫(yī)療養(yǎng)老教育的焦慮,讓很多人畢其一生營營役役,人人如同打了雞血般忙得暈頭轉(zhuǎn)向、灰頭土臉。有多久不曾看過日出日落,有多久不曾觀過云卷云舒,有多久不曾有過靜靜屏息只為傾聽曇花綻放那刻細微的“噼啪”聲了呢?在快餐文化的今天,停下腳步感受美好已顯得那么不合時宜。
走進戈壁,清晨在朝陽照耀下啟程,感受呼呼的風掠過臉龐;傍晚看著落日的最后一點余暉消失在地平線;入夜繁星滿天,初升的月映照著瓜州古跡六工城的殘垣斷壁,仿佛金戈鐵馬的古戰(zhàn)場隨時會在身邊復活……戈壁,就這樣滌去了我的些許世俗與焦躁,讓我慢下來細細感悟生命每時每刻的美好。
戈壁行走,一路艱辛自不必言說,但處處可見壯觀瑰麗的風景。最后一天,清晨六點出發(fā),沐著晨風看星辰漸次淡去,一輪紅日從十里風車陣后噴薄而出,那景象美得令人窒息。
在行走中尋找“道”
四天戈壁行走,對大多數(shù)鮮有運動的人來講,絕非易事。能走完全程,皆因路程作了合理分割,并在路途當中設置了數(shù)個檢查點,以及中途的補給站,這樣將112公里的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,且由易而難、循序漸進,實現(xiàn)了總目標的分解完成。
我每每走到快絕望時,同伴或教練就會跟我說:快到檢查點了,到了咱們就能休息!我就又打起精神,堅持走下去。每天清晨出發(fā)后,中途的那座補給站簡直是所有人夢想中的伊甸園:那里有涼棚,有甘甜多汁的西瓜,能坐下休息吃點干糧,讓隨行醫(yī)療人員挑腳泡、噴云南白藥、貼膏藥……休整之后,精神抖擻再次出發(fā),直到晚上達到營地。如果要求我們一天走完112公里或者在第一天就走34公里,我估計很多人就放棄了。
走到第三天,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:作為管理人員,在制定目標以及給下屬下達目標時,道理亦然。目標要有挑戰(zhàn)性,但又不是不可完成的,且將大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目標,一一攻克實現(xiàn)。在整體目標推進時,還需設置“檢查點”,時時把控前期目標執(zhí)行情況,及時糾錯推進,才有利于總體目標的如期順利實現(xiàn)。
此次戈壁之行,收獲頗豐。無論生活的肉身如何沉重,都不是我們可以放棄努力的理由。庸常生活里的我們,似乎已習慣了先說“不可能”,可是正如《飛越瘋?cè)嗽骸分姓f的那樣,“不試試,怎么知道呢?”我很高興我試了,且知道了答案。
作者:鄒敏